畢 莎 羅
Pissarro Camille
(1830-1903年)
法 國 印 象 派 大 師
1830年生于安的列斯群島的圣托馬斯島
1903年 卒 于 巴 黎
在他去世前一年,
遠在塔希提島的高更寫道:
“他是我的老師?!?
在他去世后3年,
“現(xiàn)代繪畫之父”塞尚
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錄中恭敬地簽上
“保羅塞尚,畢莎羅的學生”。
001《遮蔽的早晨》
1896年油彩.畫布54.3 x 65.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在印象派諸位大師中,畢莎羅是惟一一個參加了印象派所有8次展覽的畫家,可謂最堅定的印象派藝術大師。畢莎羅是始終如一的印象派畫家,他對印象派的重要意義甚至超過莫內,他品德高尚贏得所有人的欽佩,在印象派畫家心目中,他是這個松散大家庭的家長,是印象派的先驅,因此人們尊稱他為印象派的摩西(上帝的傳喻者,以色列人的領袖)。
畢莎羅堪稱印象派團體中的“中流砥柱”,盡管其他幾位印象派大師的“社會知名度”比他大,但總體作用仍有所不同。不管外界有多大的壓力,也不管內部有多大的紛爭,畢莎羅靜靜地堅守著,先后吸引了塞尚、高更、修拉、西涅克等參加聯(lián)展。
出身商人之家的畢莎羅不愿隨父親經商,但到了法國學畫,他生活窘困,畫賣不掉,不得不做油漆匠來謀生。但他說:“繪畫使我快樂,它是我的生命,其他無關緊要。
畢莎羅與其它印象畫家不同的是,他不沉迷于云光倒影,水霧迷離的表現(xiàn),而是把對生活的深刻信念,與法國傳統(tǒng)的鄉(xiāng)村文化融入畫作中,專心致力于描繪土地與鄉(xiāng)村,充份表現(xiàn)出對自然界親切而深厚的情感。60歲后的他,生活有所改善,但是因腿疾而不能行走,就天天在窗邊作畫,直到病逝。
002《古堡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1550_72370.jpeg)
1876年油彩.畫布 112.7 x 165.4 cm美國堪薩斯尼爾斯阿德金博物館
“古堡花園”展現(xiàn)了印象派畫家在描繪風景時所能表達到的精細程度,大自然的一草一木,在畫家應用光線的變化,表現(xiàn)色彩的不同上,呈現(xiàn)了風景畫面中色調的變化及光影的多樣性。
003《埃納里的池塘》
1874年油彩.畫布 80.6 x 91.44 cm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04《彭退斯的偏僻山丘》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1737_69815.jpeg)
1876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005《喝咖啡的農家女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1813_61675.jpeg)
1881年油彩.畫布 65.3 x 54.8 cm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從略高處取景的這幅畫面,使渾圓的形象沉浸在明凈的空氣中,給人一種特殊的感受,使觀賞者如臨其境。
畢莎羅的構圖最令人震驚的,正是這種對主體的自然描繪,好像我們正悄悄地走進房間,看見屋里的少女,正專心的用湯匙盛起殘留在杯子里的牛奶。若我們突然站在她身旁,恐怕會使她嚇一大跳,說不定還會把僅存的牛奶打翻了呢!
有人曾向竇加問起米勒和畢莎羅,他回答:“米勒嘛?是的,他的《播種者》確實是在為人類播種;而畢莎羅筆下的農民都是為了給自己掙面包而勤于勞動?!?畢莎羅對形態(tài)與技法進行了仔細的研究,成功地取得了他那充滿恬靜氣息的畫面。
在這幅畫中,畢莎羅恰如其分地確定好形態(tài),只用了少數(shù)幾種色彩,而那些濃郁的色調卻能顯現(xiàn)出水晶般清澈的畫面來,而且還呈現(xiàn)出天空里無盡的深淺層次,重疊交錯又分外清晰。
畢莎羅正是利用這種深淺層次和透明力度來表現(xiàn)光線、體積和空間,以上下重疊,彼此相互融合的筆觸來描繪人像。
畢莎羅本人提到他的這幅作品時,曾自豪地說道:“我永遠不會再畫出比這幅畫更刻劃入微、更精工細琢的作品了?!?
006《艾米塔吉的大核桃樹》
1875年油彩.畫布 32.5 x 40.8 cm私人收藏
007《坐著的農婦》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1926_89606.jpeg)
1885年油彩.畫布 73 x 59.7 cm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08《牡丹和桑橙》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002_43360.jpeg)
1877年油彩.畫布 81 x 64 cm荷蘭阿姆斯特丹梵谷美術館
009《彭退斯的小徑》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029_40484.jpeg)
1872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010《瓦茲河畔的日落》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104_44462.jpeg)
1880年油彩.畫布 54 x 64.8 cm私人收藏
011《雪中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132_21518.jpeg)
1879年油彩.畫布 54 x 65 cm法國巴黎馬摩坦博物館
012《巴黎蒙馬特林蔭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206_32757.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74 x 92.8 cm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畢莎羅晚年排除了外界畫法對他的干擾,表現(xiàn)出一個充滿自信的印象派的元老畫家的精湛技巧和恢宏氣魄,后期主要描繪繁華的城市和街道建筑,多取俯視角度,他更多是從樓上居室俯視描繪街景。
這是一幅境界寬廣的城市風景畫,畫家以敏銳的觀察力,精心地捕捉了俯瞰的蒙馬特大街車水馬龍的喧囂情景。街道兩側盡收畫面,由于視角寬廣,樓房林立,只能憑感覺用粗筆點畫出來,然而顯得特別生動,加之透視準確,畫中車馬人流仿佛在畫中移動,它描繪了現(xiàn)代都市的繁忙熱鬧場面。
畢莎羅放棄了固有色的觀念,以補色體現(xiàn)景物的明暗變化,用原色做適當調整。以細碎的筆觸體現(xiàn)光的顫動,造成模模糊糊的形象。
畫面中街道寬廣,行人與馬車都是速寫而成的,簡練、靈動,景物朦朧模糊、跳躍閃動,各種暖灰、冷灰、深灰、淺灰構成一幅格調高雅的城市風景。
它預示了20世紀未來派畫家所熱衷描繪的景象,現(xiàn)代都市快速運動節(jié)奏。在這幅畫上,構圖宏偉,街景莊嚴而有氣派;色彩豐富柔和,在冷暖色對比中,充滿中間調子的過渡,形成一種細致而變化豐富的灰調子,但卻很明亮,它顯示著光的飽滿,其筆觸均勻而不失活潑變化,粗獷與細致融為一體,表現(xiàn)出畢莎羅特有的藝術風格。
013《劇場》
1898年油彩.畫布 65.5 x 81.5 cm俄羅斯圣彼得堡艾米塔吉博物館
014《進入村莊》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308_21123.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46 x 55.5 cm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15《莫瑞河畔》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333_10644.jpeg)
1901年油彩.畫布 46.1 x 55.1 cm私人收藏
016《在蒙??破ぐL夭シN的農夫》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400_60395.jpeg)
1875年油彩.畫布 46 x 55 cm私人收藏
017《山坡景觀》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426_47595.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65.8 x 92.2 cm私人收藏
018《厄哈格尼的草地》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503_29013.jpeg)
1886年油彩.畫布 60 x 74 cm私人收藏
019《圣歐諾下午的雨后街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537_46845.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81 x 65 cm西班牙馬德里提森波那米薩美術館
020《保羅-埃米爾.畢莎羅》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603_37662.jpeg)
1890年油彩.畫布 41.5 x 33.5 cm私人收藏
021《洗衣婦》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627_73505.jpeg)
1880年油彩.畫布 73 x 59.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22《收獲,彭退斯》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651_65637.jpeg)
1881年油彩.畫布 46 x 55.2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23《塞納河的洪水》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721_93546.jpeg)
1896年油彩.畫布 54.5 x 66 cm私人收藏
024《瓦茲河畔的街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750_95085.jpeg)
1890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025《農民采集干草,厄哈格尼》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819_94953.jpeg)
1886年油彩.畫布 38 x 46 cm私人收藏
026《特殊的小站》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847_66422.jpeg)
1871年油彩.畫布 44.5 x 72.5 cm英國倫敦可陶德學院畫廊
25歲的畢莎羅在萬國博覽會上,一下子被柯洛的風景畫吸引住了,這決定了他終生走風景寫生的藝術道路。
他后來曾專程拜訪過柯洛,并得到柯洛的指點和教導。60年代中期,畢莎羅是以柯洛的學生自居,參加沙龍畫展,直到70年代他的畫風還受著柯洛風格的影響。
在這幅作品中,我們明顯感覺到運用柯洛的表現(xiàn)手法創(chuàng)作,單純清新的藍綠色調和樸素優(yōu)雅、帶有古典韻味的幽靜氣氛顯而易見,畫法沉穩(wěn),雖有柯洛影響,但仍然是畢莎羅的。
027《藝術家的女兒畫像》
1872年油彩.畫布 72.7 x 59.5 cm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028《彭退斯附近的草地》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2954_16311.jpeg)
1874年油彩.畫布 55 x 92 cm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國家博物館美術
029《彭退斯的夏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018_25179.jpeg)
1877年油彩.畫布 56.5 x 91 cm私人收藏
030《早晨的灰色天氣》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042_61148.jpeg)
1902年油彩.畫布 46.5 x 55.3 cm美國加州舊金山現(xiàn)代美術館
031《諾伍德上方的狐山》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107_34615.jpeg)
1870年油彩.畫布 35.3 x 45.7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2《瓦茲河畔的小木屋和?!?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133_82060.jpeg)
1880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033《布維爾的圣雅克教堂早晨陽光》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157_81680.jpeg)
1901年油彩.畫布 74 x 93 cm私人收藏
034《薛登漢林蔭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222_29617.jpeg)
1871年油彩.畫布 48 x 73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5《晚上蒙馬特的林蔭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249_95424.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53.3 x 64.8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6《艾米塔吉附近的山腰》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326_29019.jpeg)
1877年油彩.畫布 114.9 x 87.6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7《厄哈格尼的收獲》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351_95121.jpeg)
1901年油彩.畫布 53.9 x 64.7 cm加拿大渥太華國家畫廊
038《被雪覆蓋的羅浮宮》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420_97827.jpeg)
1902年油彩.畫布 65.4 x 87.3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39《從路維希安瀏覽風景》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444_46515.jpeg)
1869 - 1870年油彩.畫布 52.7 x 81.9 cm英國倫敦國家畫廊
040《鋤地的農婦》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532_81212.jpeg)
1882年油彩.畫布 65 x 54 cm私人收藏
041《彭退斯偏僻住戶》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600_84561.jpeg)
1867年油彩.畫布 151.4 x 200.6 cm美國紐約古金漢博物館
042《秋季路維希安附近的風景》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624_49080.jpeg)
1870年油彩.畫布 89 x 116 cm美國加州保羅蓋茲美術館
043《厄哈格尼的農民家》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704_80712.jpeg)
1884年油彩.畫布 83 x 96.6 cm美國加州洛杉磯郡立美術館
044《牧羊女和山羊》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734_35009.jpeg)
1881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045《布吉佛的塞納河》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758_13978.jpeg)
1871年油彩.畫布 43.5 x 59.7 cm私人收藏
046《彭退斯的偏僻處》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825_77381.jpeg)
1877年油彩.畫布 64 x 54 cm私人收藏
047《巴金庫爾的二月早晨》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3851_89314.jpeg)
1893年油彩.畫布 65 x 81.5 cm荷蘭國立渥特羅庫勒穆勒美術館
在這幅畫中,畢沙羅的繪畫技巧極其細膩,顯然他已從印象主義技法達到「倫敦技法」,及分光技法了。所謂「倫敦技法」,乃是指1870年當普法戰(zhàn)爭爆發(fā),畢沙羅偕同家人逃難到倫敦時,他曾對「分析陰影」﹝那按照季節(jié)和時間進行探索的畫法〕特別感興趣。
但是,畢沙羅的繪畫始終遠離康斯塔伯的按照季節(jié)和時間進行探索的畫法,而尋求脫爾諾那種氣氛與光影效果,目的就在于保存一種鮮明而確定的結構,以及構造出一種清晰而生動的畫面。
在這幅畫中,光線由弱逐漸轉強,筆觸急速地運轉,看上去敏感而顫動,色彩隨之更加明朗、更加燦爛。在這樣簡潔的構圖中,表現(xiàn)出初升的太陽照耀在草地上的,深邃意境,而且充滿了生氣。
旭日的拋射,使萬物拖曳著長長的淺藍色陰影,背景是一座小山,山上簇簇樹叢中隱約露出白墻藍頂?shù)姆课莺鸵蛔烫?。整個畫面全都籠罩在一大片藍色的天空之下。
048《生火的農家女》
1888年油彩.畫布法國巴黎奧賽美術館
這幅畫明顯地有著點描派的影子,但畫中所營造出的多層次,豐富性的閃亮效果,是其它畫所少見的。而且更可看出畫家的功力,當他心中有了靈感時,便能迅速地完成奇特的作品。
049《漢普頓的綠色草地》
1891年油彩.畫布 54.3 x 73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050《盧昂日落,多霧的天氣》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020_31675.jpeg)
1896年油彩.畫布 54 x 65 cm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51《蒙??破ぐL氐男∥荨?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042_40920.jpeg)
1874年油彩.畫布 55.6 x 45.8 cm私人收藏
052《蒙馬特大道的多云早晨》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103_28800.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73 x 92 cm澳洲墨爾本維多利亞國家畫廊
053《彭退斯的白菜田》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129_75691.jpeg)
1882年油彩.畫布 73 x 92 cm私人收藏
054《自畫像》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151_95339.jpeg)
1903年油彩.畫布 41 x 33.3 cm英國倫敦泰德畫廊
畢莎羅(Camille Pissarro) 1830年7月10日生于安迪列斯群島的法屬殖民地圣湯姆斯,父親是一位原籍葡萄牙的法國猶太人,開了一家商店,專賣小飾物,與安迪列斯群島的一個克里奧耳女人結了婚,生下畢莎羅。
在畢莎羅度過了一個充滿異國情調的童年生活之后,1841年他的父親認為應該送他到法國讀書,于是讓他住在薩瓦里所開的包管食宿的公寓里,就位于巴黎附近的帕希。
1848年,他又被住在熱帶地區(qū)的親人叫回去。但是,商業(yè)買賣對他毫無吸引力,閑暇時他就到港口碼頭,為那些裝卸貨物的工人畫一些速寫。
055《院子里的農民,厄哈格尼》
1889 - 1902年油彩.畫布 80 x 65.4 cm私人收藏
056《厄哈格尼景觀》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256_54305.jpeg)
1892年油彩.畫布 46 x 55 cm私人收藏
057《查林柯洛士橋,倫敦》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321_76566.jpeg)
1890年油彩.畫布 60 x 90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又過了五年,他結識了年輕的丹麥畫家弗里茨.麥爾白,藝術的吸引力促使他離家出走,隨著麥爾白到了委內瑞拉。就在那里,他終于實踐了薩瓦里會給他的建議:“你應該畫一些椰子樹!”
1855年,畢莎羅的父親終于允許他到巴黎學畫,于是他又回到巴黎,那一年巴黎正在舉行萬國博覽會。當時他拜訪了兩位藝術家,他還會聲稱自己是這兩位藝術家的學生:一位就是帶他到委內瑞拉的丹麥畫家麥爾白;另一位則是柯洛,畢莎羅尤其對柯洛推崇備至,還覺得自己與柯洛志同道合。
1859年,畢莎羅以《蒙莫朗西風光》這幅畫,參加官方沙龍展覽。他像柯洛一樣,熱愛這個小島的田野景色,經常描繪日常生活的自然景象,和通往村落的入口小徑、農場房舍的庭院、花園和菜園等。
058《埃納里附近的彭退斯》
1872年油彩.畫布 55 x 92 cm法國巴黎奧塞美術館
059《厄哈格尼的春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419_80767.jpeg)
1900年油彩.畫布 25.75 x 32.25 cm私人收藏
060《園丁》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447_55510.jpeg)
1883 - 1895年油彩.畫布 81.5 x 65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在瑞士學院,他認識了莫內,兩人成了好朋友。就在這幾年當中,他的作品一直能在沙龍展出,直到1863年為止。1863年他的一幅作品第二次遭到官方評審委員會的拒絕,但同時他也有三件作品參加了落選展。
畢莎羅在巴黎蒙馬特山有一間畫室,并經常與其他年輕畫家在蓋布瓦咖啡館聚會。在巴黎的這段期間,畢莎羅愛上了母親的女仆朱麗.維萊,卻遭到家人極力的反對而無法結合,但畢莎羅力排眾議,不顧一切地與朱麗在一起,朱麗還為他生了兩個兒于,大兒子路希安后來也成了畫家。
1870年,普法戰(zhàn)爭開始,畢莎羅偕同朱麗一起奔赴倫敦,并在那兒結婚。家庭成員增加了,但經濟收入并未增加,在路維希安居住時,曾有位鄰居試圖以八十法郎買下他的幾幅畫。
061《雪地里的房子,彭退斯》
1875年油彩.畫布 46.4 x 39 cm私人收藏
062《堆干草》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546_62014.jpeg)
1892年油彩.畫布 65.5 x 81.3 cm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63《在花叢中的朱莉和魯?shù)婪颉?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612_82837.jpeg)
1879年油彩.畫布 38 x 46 cm私人收藏
064《厄哈格尼花園中的兒童》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643_45940.jpeg)
1892年油彩.畫布 58 x 71 cm私人收藏
在普魯士軍隊兵臨巴黎城下時,畢莎羅與家人曾在布列塔尼短期小住之后,才避往倫敦,匆忙逃難中,就把他的所有畫作都拋棄了,有幾幅還是莫內替他放到倉庫里去的,但待他半年后回來時,發(fā)現(xiàn)這些畫已經遭到破壞,有些甚至損壞得無法修補。
畢莎羅在倫敦曾和莫內重逢,并與他一起發(fā)現(xiàn)了康斯塔伯、脫爾諾和波寧頓的繪畫,并受到感動和影響。他描繪倫敦城市和郊區(qū)的景致,并透過巴黎藝術品商人杜朗.魯耶賣出了幾幅作品。
但是,對他來說成功尚未到來,他認為:“我的畫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一點也沒有!”,他曾在給杜瑞的信中說道:“這樣的想法始終糾纏著我。 ”返回法國后,他定居旁瓦茲,一待就是十年。在這十年當中,為了養(yǎng)家糊口以及應付債務,他日以繼夜的工作。這段時期他與阿爾芒.吉約曼和住在奧文尼.蘇爾.瓦茲的保羅.塞尚往來密切。
1874年,“藝術家、畫家、雕塑家、版畫家與無名氏合作會社”成立了,這個團體向攝影家納達爾在卡普西尼林蔭大道,借到一個地方展出了一個月的時間,畢莎羅以五幅作品參加這個畫展,從此,他未曾在這類畫展中缺席過,甚至把他越來越多的風景畫拿出去參展。
然而,在當時的藝術圈里,只有少數(shù)屈指可數(shù)的人去維護這些參展人,而批評和攻擊這類畫展的卻大有人在,例如,阿爾伯特.沃爾夫曾在「費加洛報」上寫了一篇文章,無情地攻擊畢莎羅:“請諸位轉告畢莎羅先生:樹木不是紫色的,天也不是黃油油的,在任何地方都看不到他所畫的那種東西,任何人只要稍微有點頭腦,都不會接受這種亂七八糟的東西?!?
065《溪旁洗腳的女子》
1895年油彩.畫布 73 x 92 cm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66《厄哈格尼的教會》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843_91262.jpeg)
1884年油彩.畫布 66.8 x 54 cm美國巴爾的摩沃爾特斯藝術博物館
067《在彭退斯花園的珍妮.畢沙羅》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4908_71333.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73 x 60 cm私人收藏
輿論的無情批評并未對畢莎羅造成打擊,相反地他勇敢的去面對它,個性剛毅執(zhí)著、善良溫和的他,迫切需要牢固的友誼,于是他努力地促使這批畫家團結在一起,而這些畫家卻漸漸地脫離集體的畫展。直到七零年代末期,他才得到藝術批評界的青睞。
為了接近大眾,他獻身于以粉彩、蛋彩、扇貝和蝕刻制作一些色調偏淡的作品,從事純屬裝飾性的工作。在這個經濟優(yōu)渥的時期,使他得以在伊雷格尼購買了一所房子,安安靜靜地從事繪畫工作。
80年代初,印象派團體徹底地解體,這時,他被秀拉和希涅克的“點描派”繪法所吸引,當秀拉和希涅克知道畢莎羅在支持他們時,還頗為自豪。畢莎羅在1886年所畫的《第厄普的鐵路》畫中,做到了絕對的點描主義手法。
068《巴金庫爾的霧》
1894年油彩.畫布 33 x 41.3 cm私人收藏
069《彭退斯路日光》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005_26224.jpeg)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017_18630.jpeg)
1874年油彩.畫布 52.3 x 81.5 cm美國麻州波士頓美術館
070《沐浴者》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056_32030.jpeg)
1895年油彩.畫布 35.3 x 27.3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最后,他還是舍棄了與他志趣不相投合的點描主義,又重新按照自己的方式來作畫;然而,畢莎羅除了一直為拮據的經濟所困外,又因患有眼疾,使他不能露天作畫,但這些困擾并未阻撓他繪畫的意愿,于是他改在畫室中工作,并且經常到盧昂、巴黎、第厄普和勒哈佛等地方小住,并且從他居住公寓的窗口或從旅館的房間,來描繪城市風光。
畢莎羅的作品由于在法國和美國獲得成功,使他在一生中的最后十二年里得到寬慰和安定的生活。在美國,經杜朗.魯耶的推薦而享有盛名,杜朗.魯耶還為他舉辦了一次個人畫展。
畢莎羅一向與年輕人相處親密,并保持友好的關系,在繪畫研究方面還充當他們的顧問。他對先后印象派之間所發(fā)生的爭論感到驚奇,參加后印象派的高更和梵谷,則公認畢莎羅是他們的老師和典范。
1903年11月,他在巴黎逝世,給人們留下的印象是:“他是一個具有偉大心靈的人,這個人對生活充滿熱情與愛戀?!?
071《雨天巴黎的廣場》
1898年油彩.畫布 73.66 x 91.44 cm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玻里藝術機構
072《冬天下午的杜來麗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156_31759.jpeg)
1899年油彩.畫布 73.3 x 92.4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3《春天早晨的杜來麗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220_30846.jpeg)
074《樹林中浴者》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257_64674.jpeg)
1895年油彩.畫布 60.3 x 73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5《盧昂港的汽船》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335_11685.jpeg)
1896年油彩.畫布 45.7 x 54.6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6《冬天早晨的蒙馬特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401_61774.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64.8 x 81.3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7《盧昂的拉比沙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424_41796.jpeg)
1898年油彩.畫布 81.3 x 65.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8《伊拉格尼的洗衣女》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450_81288.jpeg)
1893年油彩.畫布 45.7 x 38.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79《冬天下午的杜來麗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514_95679.jpeg)
1899年油彩.畫布 73.7 x 92.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0《伊拉格尼的白楊樹林》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539_32610.jpeg)
1895年油彩.畫布 92.7 x 64.8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樹木的垂直效果,與田野的低矮,二者之間的對比關系,形成簡單的結構,把畢莎羅與其他印象派畫家的繪畫區(qū)別開來,使畢莎羅的繪畫具有一種寧靜、沉思感,而不再有"印象派"的緊張氣氛。
畢莎羅是印象主義之父,在經歷了分光主義畫法之后,在他的晚期又重回到明亮的風景畫土來,這些風景畫建立在完整而平衡的結構之上,顏色絢麗多彩,同時在明朗的色調和反光中,又顯得格外透明,也更加鮮艷。
081《兩位農村婦女》
1892年油彩.畫布 89.5 x 116.5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2《彭退斯的駁船》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634_56953.jpeg)
1876年油彩.畫布 46 x 54.9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3《蘋果和水壺》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657_96314.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46.4 x 56.5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4《彭退斯附近風景》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720_59388.jpeg)
1878年油彩.畫布 74 x 60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5《彭退斯的加來斯山丘》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742_31878.jpeg)
1867年油彩.畫布 87 x 114.9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6《彭退斯道路上的牧牛者》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813_65631.jpeg)
1874年油彩.畫布 54.9 x 92.1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7《倫敦水晶宮》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838_31745.jpeg)
1871年油彩.畫布 47.2 x 73.5 cm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088《彭退斯的公共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900_58889.jpeg)
1874年油彩.畫布 60 x 73 cm美國紐約大都會美術館
089《瓦茲河附近的彭退斯》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925_27973.jpeg)
1873年油彩.畫布 45.3 x 55 cm美國麻州克拉克藝術中心
090《下午的迪耶普港口》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05950_55718.jpeg)
1902年油彩.畫布 54.3 x 65.5 cm私人收藏
091《彭退斯草地上的白馬》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019_74486.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46 x 55.2 cm私人收藏
092《塞登姆山丘附近》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043_49103.jpeg)
1871年油彩.畫布 43.5 x 53.5 cm美國德州華茲堡金柏莉美術館
093《在厄哈格尼藝術家的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107_14837.jpeg)
1898年油彩.畫布 73.4 x 92.1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094《冬天的陽光和雪》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134_93291.jpeg)
1870年油彩.畫布 46 x 55.3 cm西班牙馬德里提森波那米薩美術館
095《早晨日光下的義大利大道》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157_21380.jpeg)
1897年油彩.畫布 73.2 x 92.1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096《彭退斯的花園》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220_27510.jpeg)
1882年油彩.畫布 54.5 x 65.7 cm私人收藏
097《馬利港的塞納河》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244_76661.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35.5 x 46.5 cm私人收藏
098《柵欄》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306_30979.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37.8 x 45.7 cm美國華盛頓區(qū)國家畫廊
099《盧昂碼頭》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331_58771.jpeg)
1883年油彩.畫布 46.3 x 55.7 cm英國倫敦可陶德學院畫廊
100《羅浮宮花園,雪效應》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357_44583.jpeg)
1900年油彩.畫布私人收藏
101《勒阿弗爾的碼頭》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426_38270.jpeg)
1903年油彩.畫布 66 x 100 cm私人收藏
102《圣歐安景觀》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556_65141.jpeg)
1876年油彩.畫布 58.4 x 80.6 cm美國康州耶魯大學藝術畫廊
103《談話》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621_41698.jpeg)
1881年油彩.畫布 65.3 x 54 cm日本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
104《厄哈格尼的六月雨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646_95203.jpeg)
1898年油彩.畫布 66.7 x 82.7 cm美國伊利諾州芝加哥藝術機構
105《采蘋果》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709_24447.jpeg)
1881年油彩.畫布 65 x 54 cm英國倫敦理查德.格林畫廊
106《路徑》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737_35928.jpeg)
1889年油彩.畫布 72.4 x 59.7 cm美國密西根州底特律藝術機構
107《路維希安景觀》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800_44241.jpeg)
1872年油彩.畫布 41.3 x 54.7 cm私人收藏
畢莎羅向柯洛學習,決不是生搬硬套的模仿,而是一種特有的靈敏悟性,把柯洛的畫法完美地融入自己原有的熟練技巧和瀟灑格調之中,以極其自然的形態(tài)出現(xiàn)在畫面上。
畫中看到的既有柯洛影子,但更多的是畢莎羅自己的清新的空氣、明媚的陽光、柔和深遠的云天,給人的時空和色彩的感覺妙極了,這種印象的真實感能喚起每個人如同身臨其境的回憶。
108《彭退斯的陰天》
![](/uploadfile/image/20171022/20171022110829_20960.jpeg)
1876年油彩.畫布 53.5 x 64 cm荷蘭鹿特丹布尼根博物館
來源:網易
歡迎關注中國美術家書法家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