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加旺簡介:1969年出生,鄭州市人,當代畫家,1990年先后就讀于鄭州藝術研究院、中央美院等,河南當代藝術館常務副館長,河南省青年美術家協會理事,2002年-2009年的作品曾被歐美日韓等10多個國家有關機構或個人收藏,并先后在深圳/廣州/杭州/上海/北京/鄭州等地舉辦過作品展,其獨特的藝術表達方式受到一致好評。
后現代的理性意念與解構渲染——江加旺繪畫作品解讀
江加旺從小就熱愛畫畫,其獨特的風格八十年代就形成了,其作品中有大多數抽象油畫共有的特征,但其筆下抽象油畫無論在選題和繪畫手法上都沒全部借鑒西方抽象藝術的形態(tài)進行表達,從中看到的卻是融入了東方人現代式審美觀,容批判、諷刺、渲染、炫藝于其中,創(chuàng)新感強,這一點在當今國內學院派泛濫之延續(xù)歐洲文藝復興時期寫實主義變異旋風中脫穎而出、獨樹一幟。
一直以來江加旺研究西方后現代主義、解構主義的譯著,使其擴大視野、了解世界藝術思潮,從而知已知彼,利于鑒別、取舍,更能堅定地走自己應走的路,更能很好地面向世界。但是其深知如果對外來藝術思潮,不加分析,人云亦云,趨之若鶩,或貿然用其包裝,而失掉自己的藝術特色和品位,則是有害的。 西方藝術,現代、后現代的各種流派盡管繁雜,而其總是受到一定的哲學思想的影響。可以說,有后現代藝術,便有后現代哲學,現代藝術某些隱晦、荒誕的繪畫,其本身不易理解,可從畫外尋找它的思想依據,洞察其思路。有一種說法“繪畫藝術不可解釋”,若把這句話絕對化起來,就等于放棄了對繪畫作品的辨別。有解釋才能有較深的理解,有助于辨別和鑒賞。
江加旺后現代主義各個時期創(chuàng)作風格的特征(如作品《蛻變》《霾人》《扭曲1#》《猿變》等):其審美過程是其面對生活環(huán)境時所主動進行的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顯示人不是消極被動地聽任客觀世界的安排,而是依據自身所期望的快感滿足方式和個性的特殊偏好,通過自己的經驗及品味標準,在改造世界中,做出自身的品味判斷,實現自身的特定超越目標。
所以來說其審美品味作為人的生存的基本實踐,是作為一種創(chuàng)造活動,并非靜態(tài)的固定結構,也不是始終采用同一標準;它是充滿創(chuàng)造性和經歷曲折的實施過程,其間不僅因時間地點及其具體對象的差異而有所變化,而且,也隨著這個實施過程的延伸,在其不同的鑒賞和創(chuàng)造階段,表現為極其不同的表現風格。這就意味著他做到了品味的實施過程,既同人們實際進行中的審美過程、審美態(tài)度、審美期待、審美注意以及審美聯想等活生生的因素的復雜交錯演變,保持密切的關系,又讓人們記住了歷史經驗和未來的生存方向息息相關事件。
總而言之,江加旺把各個時期觀察事物用其獨特的畫風完美的結合到其作品當中,其藝術價值與表現技法都達到登峰造極之程度,值得深思!
江加旺:淺談繪畫藝術自我表達的重要性
當代美術演練了西方美術從古典到現代再到后現代近一個世紀的發(fā)展歷程中,藝術家們承擔著對收藏界藝術價值觀與審美觀引導及紐帶作用,除了受體制及某種利益上局限性制約外,真正擔當藝術品質的還是從業(yè)者的心態(tài)而已,如果作品不貫穿自我內在的思想,作品遲早會被人們所遺棄。
現在幾乎所有的畫家,都認為自己在努力畫出自己的風格,畫出自己的特色,但是幾乎所有的人都或多或少在遵循借鑒一種古老已有之的藝術教化信條在作畫。而當代中國繪畫,只有在徹底擺脫傳統藝術的束縛、砸碎精神上的桎梏后,才能真正走出自己的路來(當然是在學習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這一過程無疑需要一大批藝術家為之作出真誠的努力。而當今大多數自稱從事現代繪畫的藝術家,面對東西方藝術傳統的博大精深,心理上缺少必要的自信心與承受力,在創(chuàng)作中基本上采取借用一種傳統加現代的折衷調和態(tài)度。這種不承擔風險,又能獲取某種現實利益的態(tài)度,本來也無可非議,但這種折衷調和的藝術,如果成為一個時代的風范,只會使這個時代的藝術光彩黯淡。意大利著名美術史家文杜里在其著作中談到十六世紀歐洲的繪畫時說:人們盼望著改革,希望能有一種不排拒古典理想而對非寫實畫風又有新的尊重??ɡR承諾了這種改革的期望,在寫實和古典理想之間搞了一個機智的調和。不幸的很,藝術活動中搞折衷調和,幾乎永遠要走向偽善。這種特定的偽善現象遂貫穿了整個十六世紀乃至今天。當今中國式的藝術黯淡主要源出此因。在世界藝術史上,這類例子不少,我們又何需重蹈覆轍?這種折衷調和,充其量也只能看作是傳統與現代之間的一種「過渡」,但這種「過渡」在中國畫壇卻占據了過長的歷史?!?5”美術思潮至與今天有所改變了嗎?如中國水墨畫傳統畫風當代人還在不厭其煩的復制(但永遠落后唐宋時期水平),除了有市場與體制上原因,關鍵是人們慣于跟風,他們口口聲聲說在做藝術,在裝大師,其實跟古代私塾畫匠沒啥兩樣,地攤上擺的都是這樣作品,何談自我內在之表達來立意作品?
可喜之處一些有思想性年輕藝術家開始采用不同于傳統的表現手段來大膽嘗試,針對材料/技法會做到無所不用, 這對于青年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力具有積極的引導影響。 當人們的思想不再禁錮在小小的畫板上的時候,人們的藝術觀念就如脫韁的野馬,可以自由馳騁,好的藝術作品都內接受,關鍵在于藝術價值層面,從藝術的角度理解認識社會,這是社會進步一面。 當代藝術產生于人們時刻發(fā)展的生活中, 其中包含了很多當下人群的不同理念和思想,針對不同人的生活、精神狀態(tài)以及人們對社會的理解都進行了表達,思想品質高度了繁榮了,生活就更有品位了健康了。只有這樣人們對當代藝術作品所表達的外在含義性與批判性才能基本都能理解, 故在當代藝術中可以看到很多當下社會人的思想和理念、人文精神,以及人們的生活,并且當代藝術也讓我們針對藝術進行重新的思考。世界前沿美術發(fā)展潮流和新思維知識對我們的影響因為賦予了多元性、評判性和自身復雜性于一身的當代藝術是現今藝術界最受關注的事件之一, 這一點尤其是會受到我們教育界有識之士的重視和探究改革,隨著文化藝術機制去官辦的進度化,相信不久將來一個嶄新藝術思維展現于我們面前。
當代藝術不同于傳統的繪畫,所以需要我們藝術家來引導和探索, 年輕一代的審美能力和運用的能力也需要我們去引導他們積極向上的有自己思想的美學精神。當代藝術的引入發(fā)展可以推動社會發(fā)展 。
舍南舍北皆青山,但見百鳥日日來?;◤讲辉壙蛼撸峤袷紴榫_。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吓c鄰哥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馀杯!杜甫的詩稍微改了下竟然這么吻合我所之處,圣水峪是個好地方:清靜清爽,獨居如此,沉思常常,人終究要回歸大自然,有生之年,做件無愧于自己的事情,沒有反悔之意,每每夜深之時,我即領悟到詩圣之境。
中國美術家書法家藝術網編號:151